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纪枫波、柯杨、岳运锋)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里,超大屏幕24小时记录城市运行数据;繁忙的车间内,RGV小车、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输物料、焊接钢材;热闹的电商直播间里,一个个爆款卖到“断货”……在十堰市茅箭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增长新引擎?茅箭区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致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数“智”经济发展路径,成功创建首批全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县市区。

“两化融合”助推转型升级


(相关资料图)

四两拨千斤。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犹如强大的杠杆,正撬动茅箭产业突围、产业爆发式增长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驰田公司生产的自卸车和非公路宽体矿卡。通讯员 供图

位于茅箭区驼鞍沟片区的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行业20余载,是我省产销量最大的自卸车生产企业。近两年,该公司参照欧洲工业4.0标准新建了一座智慧新工厂。

近日,笔者在该公司近万平方米的智能化边底板焊装、智能化整车拼装生产线上看到,偌大的车间内焊花飞溅、机声隆隆,却看不到工人。就连物料也是通过RGV小车自动化运送。

“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这样的生产线需要180名工人;引进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后,物料运输、下料、焊接、喷涂等工序,全部实现机器人、器械臂操作,两条生产线仅需4名程序员,且焊接质量显著提升。”驰田公司智慧新工厂管理部部长陈康自豪地说,“面对行业竞争加剧、高水平焊工越来越难招等趋势,公司以‘智造’代替‘制造’,必将聚集绿色低碳发展竞争新优势,持续擦亮驰田金钢中国高轻自卸第一品牌。”

“今年前5个月,全区工业企业新投入约5亿元,购入新一代智慧化生产线,升级数字机床、AGV小车、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设备,技改投资超过工业总投资的36%……”笔者从茅箭区政府办获悉,去年以来,茅箭区出台《关于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等,大力扶持恒进感应公司、驰田汽车、双兴农机装备公司等120多家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转型。驰田智慧新工厂获得2021年度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传动轴工厂、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创成省级“5G全链接工厂”。

智能化生产工厂。通讯员 供图

同时,茅箭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加大数字经济、智慧工厂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育成东森密封件、东风(十堰)汽车锻钢件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创成十堰同创、十堰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坤钰渝明、万向通达、等3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数字赋能激发产业活力

在茅箭区,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拥抱数字经济的甜头。坚持“数实”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正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6月7日,笔者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了解到,通过5G专网通讯的加持,该工厂实现了整车生产线自动化配件运送系统智能化升级。通过数字化改造,车辆装配线因通信中断导致的停产时间减少15%,产线整体产能提升26%。

神农蜂语智慧蜂场。通讯员 供图

6月8日,天刚泛白,位于茅箭区茅塔乡坪子村的神农蜂语智慧蜂场,上千万只中华蜜蜂直奔大山深处。打开手机上的“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管理员李强对这些“小家伙”的出勤率了如指掌。

笔者看到,智慧蜂场内数百个蜂箱散落在半人高的花草中。一个小风扇、一块小“电热毯”、一个监控摄像头、一个传感器……这是每个蜂箱上的标配,也是“云养蜂”的法宝,一旦蜂箱出现异常状况,李强在手机上就能观测到。

“所有数字化设备均配备太阳能充电蓄电系统维持运转。技术人员在智慧蜂场平台的协助下,管理蜂群数可增加10倍以上,蜂场每年可以节省2-3万元的管理成本。”李强说。

“我们必须对标先发地区和本地先行企业,按下数字赋能快进键。”越来越多的茅箭企业家意识到,以“数”应对,才能对未来发展心中有数。

“这两年,我们重点引导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茅箭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茅箭区强化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培育,引导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湖北正奥比克希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等汽车电子与智能装备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培养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此外,茅箭区还抢抓南水北调对口科技合作、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等机遇,孵化湖北道和网络科技等数字经济项目65个;聚焦数字经济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杭州传化集团智联物流、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产业园等重大数字经济项目30多个。其中,传化集团智联物流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主要新建智慧物流总部、电商物流、物流装备等,建成后将成为鄂渝陕湘赣五省物流枢纽中心、五省区域结算中心,预计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

智慧城市按下“快进键”

两年来,茅箭区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大数据助力城市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的“绣花功夫”。

在十堰城市大脑“茅箭分中心”,通过一个大屏,全区交通干线重要节点现场、辖区水库水位变化、空气质量指数等城市管理海量数据一览无余。

对标国内领先,该中心充分依托市级“城市大脑”、“武当云”、“i武当”APP等基础支撑平台,构建集“总体态势、监测预警、事件管理、应急指挥、决策分析”于一体的“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通过汇聚政务、行业和互联网数据,强化数据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建立城市运行监测、风险预警预测、应急联动指挥的城市运行体系,实现“一屏观全区,一网管全区”。

随着一大批新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生活,数字化治理的应用场景已经渗透到零售、仓储、物流等众多业态。

数字化的湖北供销华西农商城。通讯员 供图

湖北供销华西农商城是十堰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走进该商城,其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程度之高令人惊奇。

“截至10点07分,当日进场人数5790人(次)、车辆3869台(次)、蔬菜6290吨、水果85吨;库存食用油416吨,农残检测121批次……”在该商城数字化管理大厅内笔者看到,智慧管理系统大屏每5分钟更新一次,1018家商户在售商品价格、重点必需品库存量均可一屏阅览。

数字化、智能化带给湖北供销华西农商城的改变,还体现在消防安全方面。

依托3335个无线智能烟感报警器和喷淋等设施,该市场内任何角落发现火情,有关信息会在3秒内通过电话和短信形式,同时发送给市场商户、网格员、值班中心、消防部门,确保2分钟内人员到场处置。

“有了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政府主管部门保供稳价、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顾客了解价格信息会更加精准,管理人员安全监管更加及时高效,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心中有‘数’!”湖北供销华西农商城市场部负责人金波自豪地说。

近两年,茅箭区加快培育电子商务批发零售、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智慧平台,培育佰昌农产品物流园、华西农商城、新合作云仓等龙头电商平台,建成十堰城市大脑“茅箭分中心”、茅箭区城乡建设投资公司等城市治理平台。

该区还与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国家消防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新建十堰钒电产业研究院、中翔(十堰)检验检测中心、茅箭区智慧环保产业学院等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创造等提供平台支撑。

数字经济东风劲吹,传统产业不落人后。期待茅箭传统产业在其驱动下从“风生水起”到“集聚成势”,加速迈向经济发展新蓝海,为十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