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其实不能叫写作思考,就是读后感……想说的话还有很多,所以希望可以记录下来。就好像当年写QQ日志一样。

果然还是慕强的,看到好的文章,就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开心,就想表达、交流。虽然很多作者太太已经退圈了,不再写东西了。而我也是延迟几年后才看到这些文章。但是我想作者的很多思想、价值观都不会过时,尤其是当我与他们达成频率共振的时候,那种精神上的喜悦之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其实这一主题,在“相恋”那一篇里是提到过的。不过当我看完这篇文之后,我有非常强烈的冲动想聊一聊这一主题。很多人喜欢破镜重圆这个梗,它在所有的文章里、影视剧里屡试不爽,总是在结尾处掀起一个高潮,以两个人相向奔跑、相拥在一起戛然而止。因此,你会发现很多文,它们并不太在意“镜”是怎么“破”的,一般开头的第一句话都是:这是他们分开后的第x年……距离他们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x年……他们已经离婚x年了……他们写“破镜重圆”这个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高甜的情节设计让“镜”赶紧“圆”上,无人还愿意去详细地回顾那糟烂的人生到底是怎么让“镜破”的,甚至也无人去细究在这些所谓的高甜情节下“镜”真的能“圆”吗?作者只需要安排那个在柴米油盐下走向崩溃的妻子看到自己那个懒惰无趣的老公在厨房做一顿饭,就可以感动地立刻同意复婚;又或者安排一个不得不同居的情节让两个人再经历一次“夏令营”;再或者利用一个人的身体上的疾病等来换取另一个人的心软……我知道这是写作所必须要有的情节设计,必须要利用的手段,即使是几篇我非常喜欢的“破镜重圆”的文章,也不能免俗地有这些内容的描写。可是作为一个还算有些阅历的中年妇女,我知道,这些绝不是真相。因此当我读到这篇《婚姻故事》的时候,我是痛快的,至少他呈现出了一种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体验和经历,但无比真实又不真实的离婚情节。【分享自 @麦吉君_一块五二斤 的@网易LOFTER】《南北|婚姻故事(上)》(阅读全文:https://firstutopia.lofter.com/post/4b4dd3c6_2b4b91e8c)你知道吗?当两个人都把自己最丑陋、最恶毒的一面暴露出来的时候,其实他俩反而分不开了……很多作者在写分别的时候,都是无声的……没有争吵、没有撕破脸、没有不体面,只是一个平静地夜晚,一个人无比坚定和无悔地离开了这个曾经属于两个人的家。我想说,就我个人感受而言,这样的离开通常都是永别的,是再也不见的,是没有办法重圆的,因为两个人都足够体面地让那个镜子没有碎,只是将它永远地留给了一个人,另一个人连要,都不想要了。所以我其实是想要看到两个人爆发着激烈的争吵这样的情节的,因为只有这样,还有谈下去的可能性。就像是表白,对方一定要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同意也好、拒绝也罢,唯独不能沉默……这是规矩,人人都应该遵守的爱情法典上明文写清楚的规矩。当然,这篇文写出了一种无奈,也是事实。就是,人真到了中年,其实那个婚很难离的。他在有限的篇幅里交代出了很多的背景:逐渐年老随时病倒的双方父母、年幼无知的孩子、无法分的清楚的资产、自己越来越不堪劳累的身体、以及仍然关心在意对方的心。他们在矛盾爆发的那一刻咒骂了对方千言万语,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是个烂人,更不能否定他们曾经无比地相爱过;他们后悔过很多事情,永远记不住放在哪里的电卡、无比疲惫的夜晚无人安慰、创业失败时的自甘堕落。后悔的事情很多,但是他们却唯独没有后悔过曾经坚定的选择对方作为自己的另一半。我一直在思考文中岳父这个人物说的那些话,他劝自己的儿子不要像他一样忍了一辈子。刚开始的时候我是认为他是支持儿子离婚的。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们并不应该只局限在离婚这件事情上,他其实是在告诉儿子面对感情问题时,不要再犯他犯过的错误,一味地隐忍、不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使离婚了,即使再结婚,仍然不会有好的结局。我们生活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幸福,如果五年前的相爱结婚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那我们就结婚;五年后的离婚分离可以让我们去追寻更好的幸福,那我们就离婚。似乎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任何人都不能说这是错的。只是在深究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再深入一点儿,比如这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曾经的幸福消失了?再比如我们都有错,是曾经那个结婚的决定错了,还是这五年经营婚姻的方法错了?所以我想成年人的感情,并不是所谓的头脑发热、快刀斩乱麻……而是在遇到问题时,去仔细思考一下它背后的根本原因。如果这场婚姻走到现在这样的地步,两个人仅仅停留在埋怨对方,或者纠结还爱不爱自己,那就算再结十次八次婚,也不会幸福。当然,绝对没有说“不能离婚”!如果有人误解,我在不让离婚,那我只能再多和你唠两句……我想分享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儿。我和我一位婚姻并不幸福的好朋友聊到我自己老公的缺点时,她大部分时候给我的反馈是:哎,没出轨,没有其他恶习就行了,上哪里找完美的人?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而当我和另一位婚姻幸福的好朋友聊到了一些和老公生活中的小摩擦时,我好朋友第一句话就是:这还不离?凭什么惯着他?我说不太上来这种对比意味着什么,而且我相信这样的对话肯定在很多人的身上发生过。我们总是用“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如何行使一个旁观者的职责,但同时又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来为自己可能“出的主意”“做的决定”又或者“冷眼旁观”开脱……所以在书写“破镜重圆”时,甚至作者自己的思维逻辑都是混乱的,他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两个人有没有错,就像是我的朋友安慰我的话——只要没有吃喝嫖赌,都不是啥大错误,日子还过得下去……所以很多文章的写作底线是只要人物本身没有啥大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俩就能复合……但这不是我想看的文章。我一直很喜欢之前看到的一句话:“错的情有可原,但不等于不造成伤害”。我们可以为曾经的年少轻狂、无知无心找很多的借口解释,但这并不代表它造成的心上的伤疤会消失……伤好了,疤还在……所以“人不能两次踏入相同的河流”,你再爱上的也不是25岁的他……或者说,就不要提爱了吧,反正即使他不在了,其实你也不会再爱上别人了,因为你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合适的伴侣,而且重新找回“爱”人的能力!

标题写着——往前走、别回头。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好马不吃回头草……是精神上的前行,思想上的提升,行动上的进步,是双方的共识和努力,是这本就糟烂的人生里做彼此的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