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4

“建设家乡是一件很酷的事。” 两年前,24岁的何钰莹加入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回到家乡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她说,“青年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未来回想时,才不会觉得辜负青春。”


(资料图)

日前,记者从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获悉,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目前已启动,至5月中下旬,将招募5000名志愿者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展2-3年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发挥特长把农产品整“活”

毕业后,梁志鹏成为一名2021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志愿者,赴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开展服务。他在调研时发现官塘村花生食品加工产业是莲塘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发展历史已有三十余年,但官塘村花生食品加工产业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生产、管理、销售模式,没有自身的品牌IP,产品附加值低。

梁志鹏(右一)在乡村走访调研

为此,在前期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和镇政府、佛山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梁志鹏撰写了关于做大做强官塘花生食品加工产业的调研报告,并于去年5月联合其他乡村振兴志愿者、高校青年学生共同组建“花信风华”青创团队,通过“新媒体+电商”模式打造莲塘休闲食品品牌,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喜好,设计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多渠道推广宣传,创造官塘花生产业文化新经济品牌IP价值。

通过梁志鹏和团队的努力,官塘花生附加值提高了,销售成本降低了,这带动了官塘花生食品产业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上官塘花生。

梁志鹏和团队设计的产品包装

到广东山区做一名“园丁”

源于童年时对老师的感动,2年多前,毕业于山西大学的李海军毅然选择了参加“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来到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山区进行支教。

支教过程中,李海军陆续家访过57位学生,了解到由于村里青壮年外出谋生计,有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生活中可见年迈祖辈的放养和溺爱,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试图通过打闹获得关注。

李海军在暑假期间义务为学生辅导作业

“学校教育势必要弥补家庭教育的欠缺。” 李海军表示,于是,他开始将班上的孩子“分门别类”,仔细记下大家的需求,不断思考如何纠正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坏习惯。在他的努力下,班级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们上课越来越用心。

此外,李海军还利用课后时间为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功课辅导。学生的亲人受其精神感动,还亲自送来锦旗表达感谢。李海军说:“学生的培养就像是在‘孵蛋’,而‘蛋’无好坏,皆需关怀,我们期待着孩子们各自‘孵化’出更快乐、更美好的人生。”

学生亲人被李海军感动,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已开始报名

据悉,从2003年起,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2021年起,在山区计划基础上,团省委、省文明办、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实施“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专项,为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3年内组织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广大乡村从事2-3年志愿服务,规模化引导青年返乡入乡投身乡村振兴。

据悉,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已正式开始报名,5月中下旬,高校毕业生可通过手机端点击“广东志愿者”“i志愿”等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进行报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 通讯员:岳青、广东志愿者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推荐内容